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

電影: Life of Pi


圓周率,恆常,卻無限。多數人只因為需要而是走近它,例如上數學課的時候。不過平時甚少人會想到它的存在,更少人會去深究它。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小數位後20位是甚麼?不過話說回來,為甚麼要在意和深究呢?

李安可以吒咤影壇,絕對有過人之處。他不像Steven Spielberg James Cameron 那樣雷厲激昂、澎湃浪漫,也不是Christopher Nolan或王家衛一類的前衛鬼才。他的作品多是淡淡而緩和,感性細膩卻深刻,然而比一般的小品電影大氣。雖然有幾部失手作品,但每次有佳作,都是經典。(強烈推介喜宴、飲食男女和斷背山)

這是一個充滿靈性的故事,讓觀眾反思生命、宗教和很多人生哲理。它令我聯想到Tree of Life。不同的是,生命樹絕非商業電影,無疑Terrence Malick製作是認真的、有誠意的,不過難免曲高和寡,看起來很沉重很累。我沒有看過Life of Pi 的原著小說。事實上,我這種右腦功能低下的人不太適合看小說,尤其是這種天馬行空的故事。因此我不會理會是不是有很多細節和情節被刪除了,拍攝效果有沒有扼殺想像空間,我只會讚歎,電影劇本非常緊湊,鋪陳流暢,能夠牽動觀眾的情緒,卻不會太過份而變得庸俗矯情;視覺和聲效出色,尤其喜歡一段又一段略帶夢幻和超自然的場景。男主角據說是無心插柳下陪同哥哥去試鏡,意外被李安看中他的純真氣質然後被選中的,電影中,他的演出也很到位。

成長背景期

不過電影最引人入勝的還是故事。成年的Pi 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當然也是個有故事的人。不出奇,他的一生,由一出世就被抹上獨有繽紛的色彩,在法屬殖民地長大,同時接觸印度文化,有資本家的父親和科學家母親,在那時那地,不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小男孩本身也是好奇、愛思考和用心感受事物,而且有純真善良的本性,同時倔強不服輸(看他對改名的堅持),這一切對他日後在海上求生的日子有很大影響。

我特別想講他的三個宗教信仰。我也是這樣的人。我一向強調,我信神,不信教。神是至高無上而全能的,而宗教只是接觸神的其中一個渠道,是有限的,並不足夠包含無限的神。有時,宗教更會淪為政庭的工具,使人迂腐、偏激、自封,不僅沒有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得更好,也沒有使靈性提昇。所以,如果任何宗教能讓你走近自己的靈魂,讓你懂得愛,都不妨再走近一步,了解更多。凡事總有過程的,小時候的Pi 剛走上修行的路,他的好奇和包容使他比一般人看到更多。父親反對這種做法,說,如果甚麼都信,那就是甚麼都不信。不無道理的。就如他也說到,要敢於質疑和思考才是正道。

衝擊期

很快他就要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走向未知的旅途。這突然而巨大的轉變,正如接著下來的遭遇,都是身不由己的。好奇殺死貓,偏偏救了他,要不是他跑上去甲板,就好可能和家人一同浸死。這場海難所帶來的一番掙扎和混亂只是最表面和原始的衝擊,那場動物撕殺才是對內心和價值觀的第一輪衝擊。

這套電影可以成為商業電影,因為容易明白。我一開始還未反應到各種動物的寓意,但到後段主角就自己解畫了。鬣狗(廚師,自私、無禮、野蠻)是自然界的機會主義者,野性、血腥,以人類的眼光,更有點無恥(看獅子王裡的形象);斑馬(水手,下人、樂觀、逆來順受)是獵物、弱者,更受了傷,按人類的概念,是需要被保護的;猩猩(媽媽,善良、有愛),靈性、有智慧,與人類最接近,在救生艇上也是跟Pi最親密;老虎(我? 本我?),強悍、凶猛而深藏,一般人畏而遠之,不感觸碰。當中有多少是動物真正的本性,或只是人類對牠們的感觀投射? 萬物自有其規律,各物種都有其位置,有必要為弱肉強食而傷感嗎?

整頓和求生期

當一個人要真正為生存而奮鬥,很多外在的因素都變得不重要,內心的恐懼不得不克服,以至一向堅守的價值觀亦必需放下。一開始的Pi還是很天真和無知,以為海上會有海流線,竟然想馴化老虎,把所有物資放在一起等;然後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犯錯和打擊,每次都得到教訓和新的技能,也迫使自己再多走一步。正所謂,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有說,God won't give you more than you can handle, 不過我一直看,我也未免覺得,上天也對他太狠了吧,家人沒有了,應急糧水沒有了,後來連救生工具和情感沈澱小本都要拿走,再差點連Richard Parker 都失去,這一刻,變得不能再卑微和無力。

反思期

漂流島是個很精彩的地方。那是天堂,也是地獄。若然沒有及時覺悟,沈淪於安逸和短暫的美好,終會粉身碎骨。之前說過,全因為他善於觀察、思考才可以及時察覺危險,同時因為不服輸的個性,他寧可放手一試,在大海漂流,也不要坐以待斃。

後續期

很多事情總是回想起來,方可真正品味箇中一切。這裡有好幾個值得討論的地方:
1)      Richard Parker頭也不回地離開,是不辭而別嗎? 我覺得不是。他在叢林前有停下來的。回頭又怎樣? 讓大家記著美好嗎? 他是老虎,有自己的天性,有屬於自己的地方,可以選擇的話,當然是自由自在過著自然自由的野性生活,而不是再被關進動物園。既然要離開,何不走得乾脆一點,縱使不是別人會欣賞的方式,也是自己的選擇。畢竟到最後,只有自己為自己的一切負責。Richard Parker 有當Pi是朋友嗎? 我覺得有,不然就不會跟他再上船。但始終他是老虎,不是家貓,不能以人類期望的方式來表現他的情感。一開始見到一隻凶猛的老虎,到後來相處見到他另一面,不過到最後他還是一隻老虎。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僅此而已。
2)      兩個故事,到底相信那一個? 我說,兩個都信,但兩個都不盡信。也有人是兩個都不信的,當有些事完全超越了一個人一向所認知的世界,他們都會傾向否定和排斥,只相信自己所知所見的,就如那兩個日本人。
3)      全片使我印象對深的一句對白,大意是這樣的,"人生是一個不斷需要放下的過程,但最難過的,是很多時候來不及擁有一個美好的道別"。我在網上找了一下原文,好像有一些出入,不過我覺得字幕的意譯也很好。“What a terrible thing it is to botch a farewell... It's important in life to conclude things properly. Only then can you let go. Otherwise you are left with words you should have said but never did, and your heart is heavy with remorse. That bungled goodbye hurts me to this day.”  Yann Martel, Life of Pi
這種感受我很深刻。事件本身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它讓你有遺憾和自責,這種痛楚纏繞良久。沒有人想傷口被灑鹽,也沒有人不知道要放下隨緣,但有些事情未解決就放不下。可能需要的不多,只是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儀式,甚麼也好,總之畫上一個句號。在此以前,也許唯有安慰自己,上天所給予一切的安排,已經是最好的。

2012年11月9日星期五

我看KJ音樂人生


本來想整理一下之前去北京的遊記,但又發覺沒有心情和動力,所以改為寫影評 (非常九唔搭八)。KJ音樂人生是我一直都放在心裡的電影,當時戲院上畫想去看,因為朋友的反對而擦身而過,後來好幾次心血來潮要看,不過始終沒有看成。好了,今次飛北京,終於分別利用往返兩程的時間看完了。

這是一部講述香港青年音幾家黃家正對音樂和人生思考的紀錄片,影評和口碑都很好,也獲取了很多獎項。不過那些剪接、配樂以至最黃家正本身的評價我就不講了。我想講的,是我對他的感覺。

共鳴,我在他身上找到一份共鳴,有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

淪落,我倆何曾淪落過呢? 我雖然出身草根,但總算順風順水,有良好的教育,現在固定的工作,各方各面都比下有餘;而他更是社會的精英階層,就讀傳統名校,有幸跟香港著名的鋼琴家學習音樂,父親是醫生,完全衣食無憂。只是這些都不是我們最想要,或者講,最需要的。Something is missing. 我們隱約知道生命中要尋找些甚麼,去填補一個空洞,去達至一個至高的境界,造就一個圓滿,然而一切卻又這麼近那麼遠,很多事情不知從何入手。在茫然、憤怒、無助之際,要不毫無方向感而原地踏步,要不就用一股蠻勁亂衝亂撞,到最後,傷人,更傷己。難過嗎,當然難過,後悔嗎,卻沒有。沒有走過以往的N步,就不會走在我現在的一條路。對自己追求的東西的執著,要堅持,更要無悔,那怕要拼盡全力,弄得焦頭爛額也在所不計。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明白。有人說我們所追求的不切實際,一切都太過浪漫,甚至無病呻吟;我說世人都俗不可耐,功利,無知,所以面對一切的指控,只會回應一句 I don’t give a damn.

真的是不在乎嗎? 越是裝作無所謂,其實是最有所謂。片裡中後段講到KJ對父親的怨恨和厭惡,最能觸動到我。一個一手栽培自己的人,卻也在一手摧毀和綑綁自己;當我在追求更高的價值,思考世界的本質,至親的人卻犯下世俗的錯誤。這種期望的落差,一方面固然會做成打擊,但另一方面,也成為更大的推動力,讓自己拼命去掙扎,以擺脫這個人的一切,走出他的陰影。

To be a human being,我只想做一個人,他這句話包含了多少控訴、無奈和茫然。

我只能說, at the end of the day, you can only be a human being。無論你想不想做一個人,你也只能做一個人。關鍵也只是,你選擇做一個怎樣的人。人性,也不外乎是慈愛、包容、利眾、不爭。縱使這些不能完全填補心中那片空洞,但至少會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好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