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

細說心事

中醫有心主神明之說,認為所有高級的情志活動都由心所主。但有人反對。因為根據現代科學,人的思維和一切情感都由大腦主宰。好明顯,這些科學迷信的人一定無試過,當你難過、悲哀、失落時,你個心會好似被抓實、被扭曲、被刀割一樣,所以我們會心酸心痛(而不是腦酸腦痛)。而當你試過這份心酸心痛,一切的皮肉之苦,都算不上甚麼。脆弱的心,承受不了壓力或打擊,就會心碎。

另一方面,當你能放鬆開懷,就能放心開心,心擴神怡。為一件事著緊,就要上心;愛一個人,就要把他當作心上人。這道理就連外國人都會明白,所以心愛的人會叫作sweetheart.

因此,要記住,高級思維是由心所主,非腦也。在迷惘、困惑、矛盾的時候,just follow your heart。心向往之。

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

一年總結

糊糊塗塗地工作了一年,一開始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和想做甚麼。

是兩個未期癌症病人令我清晰起來的。當一個人病入膏肓,就算醫者的醫術再了得,都不可能有甚麼仙丹靈藥令他起死回生。我深明這個道理。對著這兩個病人,我完全不知道我可以做甚麼,只知道我應該想辦法令她們舒服一點。那時候如果你問我,針灸對她們有甚麼好處,我答不出來。我甚至懷疑過到底自己所做的是否對她們有害。然後我找文獻、找資料,驚覺原來相關資料少之又少。最後我只能硬著頭皮去試,我心想,能針一次算一次。

我覺得,針灸對她們的作用還是心理上的舒緩,畢竟她們以疼痛為主訴,感覺非常主觀,而我又無刻意去量化計算。最令我感意外,印象最深刻,是她們家人的反應。試想像,見到自己心愛的人受痛苦煎熬,但自己甚麼都不能做,多難受。針灸,是家人的希望,亦是一個寄託。即使每個星期,山水長遠,大熱天時把病人推到診所,都總比在家中看著她痛苦好過。每當聽見病人話疼痛有所舒緩,他們亦可以稍鬆一口氣。一位病人的先生同時找我看病,典型的肝鬱氣滯,他說,只要他太太舒服,他就舒服,反之他亦一同生病,所以他非常積極地帶太太去針灸。

我不是自吹自擂,但我可以這樣說,我是針在一個人的身體,治療著兩個人的病。 透過這兩家人,我才知道甚麼是治未病。

作為一個中醫,好應該明白上工治未病的道理。至於如何治、怎麼治,書不一定有講,學校不一定有教,甚至其他人不一定在做,一切還看自己做化。

糊糊塗塗的就工作一年了。 上年這個時候,雖然我有一身熱血和滿腹偉論,但其實我的腦海是一片空白,不太清楚自己應該做甚麼和可以做甚麼。剛開始獨診時,開出去的處方,自己心裏根本沒底,所以跟病人交流時,即使說話技巧再好,亦根本無辦法得到信任。同時自己又急於求成,有如一隻有脫韁野馬,橫衝直撞,最終不單為自己招惹麻煩,亦禍連身邊的人。

我非常幸運,遇到很多好人和不太好的人;遇到很多給予我機會的人和推我入火坑的人;遇到很多會不斷支持、提點、忍耐我的人和針對、惡搞我的人。我非常幸運,剛剛畢業就有很多臨床機會,讓我實踐,在錯誤中學習。

一年後的我,大概已經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和應該做甚麼。

2010年3月7日星期日

結婚生仔

風水先生話屬牛的人今年紅鸞星動,唔講得笑,最近一星期內就參加兩個婚禮。兩個婚禮,兩個儀式,兩對截然不同的新人,都有我一樣的祝福。

跟母親提及此事,回應挺有趣的。她平靜得帶點冷漠地說,不要為結婚而結婚,結婚以後,是要兩個人互相支持,共渡患難,不簡單。嘩,這就是已婚女性對婚姻最感性而實際的流露。即使我向來深中迪士尼毒,但偏偏我就從來不信白馬王子這回事。可能從小阿媽就教我要自力更生,靠自己,而不是等人要,嫁出去做少奶奶。直至前年,我都認為婚姻是遙不可及,完全無想過要結婚,甚至有點抗拒反感和。現在的我雖然不再恐懼抗拒婚姻,亦開始欣賞那份兩個人之間的真誠,但依然覺得這是可有可無,不能亦不會強求。

婚姻常令人聯想起家庭,子女。我反對。婚姻、家庭、子女根本就不存在必然關係,更沒有先後次序。至於對象呢,根本無得好講,無得好諗。你以為佢有車有樓有學識有樣有身材---總之有好條件就適合自己。但到底你是喜歡他/她的條件還是基因呢。在Up in the air 中我最喜歡natalie 被甩後跟alex ryan 的對話。對話內容跟身邊朋友的婚姻愛情觀有很多相似。千辛萬苦才到個dream guy,為佢放棄一切,甚至改變自己,還是逃不過一個nasty break up,唉。到年齡大了,成熟了,懂得放下了,卻被冠以中女一名,沒多少人懂得欣賞這份韻味。

家庭的重心不單是其結構,而是成員間的連系,感情和真誠---老土來講是愛。沒有愛的家庭,結構再完整再大,還不是個溏心風瀑,家嘈屋閉,這樣的生活,快樂嗎?再講,婚姻是要經營,要付出的,不是走進教堂講句 I do happily ever after

至於兒女呢,要付出的也很多。金錢固然是其中一環,養大一個小朋友要花上過百萬,我從未懷疑過。完全係供仔貴過供樓。父母要留給子女的,不是金錢,是教養,是生存能力, 是價值觀。作為父母,一定會想把對好的東西留給下一代,所以我會買fair trade product,所以我反對進食或獵殺頻危動物,所以我分類回收垃圾.......所以我希望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to live(所以我不打算生仔,因為全球人口過盛)。 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做個老實人可以了,父母的責任大致完成了,不要奢求太多。養兒防老絕對是五千年來最自私,最pathetic 的主觀價值。如果你希望老有所倚,倒不如做個全面退休計劃,子女是獨立個體,不是閣下的資產。

Anyway,
踏入人生的新階段是值得高興的事。日後遇到困難時,拿出勇氣拆掂佢。只要願意經營,happily ever after就不只是童話故事裏的fantasy

2010年1月19日星期二

診療雜記與工作態度

我記得小學的社會科(當時還未有常識這一門課)曾介紹香港的經濟結構, 其中一點是工業層次的轉變, 由一級二級"提昇"至三級產業, 當中包括金融、保險、不動產、運輸、倉儲、通訊、工商服務、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而10n年後, 我和幾乎身邊的所有人都順理成章三級化了。

三級產業, 說到底, 還不是個服務業, 只是服務對象不同而已. We are all kissing somebody's ass, just the matter of whom。而要做好這份工, 其實不難, 認清老闆(服務對象)就可以了。認真老闆, 目標清晰了, 想老闆所想, 為老闆之所好, 參老闆之所惡, 老闆又豈有不稱心滿意之理。看咱們曾特首就是表表者, 老早認準了北大人才是真老闆, 懶理一切蟻民暴民的閒言閒語, 專心一致, 做個好奴才。

就本人而言, 我的服務對象是求診者。注意, 係求診者而非病人。醫者和求診者是一個相對對等的關係, 接近伙伴關係。但醫生和病人呢? 醫生是權威和知識份子, 病人是有病的、是不正常、是要有求於醫者的普通人, 二者關係並不對等。高高在上的醫者, 往往輕視病人的需要或訴求, 成件事不利於溝通, 更不利解於決病人真正的問題。

把病人視為有病的人還好, 好歹是個人。事實上好多醫生都不治人, 只睇病, 是一個個依附在人身上的病, 例如流感病毒, 癌細胞, 血糖血壓血脂等等。治病其實十分容易, 認清敵人趕盡殺絕即可。細菌作怪吧, 簡單, ! 殺不掉吧, 亦不難, ! 有一種手術, 刻意把正常的組織或器官切掉, 目的是不讓其發生病變。所以預防子宮癌一點都不難, 把子宮切掉就一了百了。如果你認為無腦都能活著, 可考慮盡早進行腦部全切, 能有效預防腦癌呀!

anyway,
回正題。kissing somebody's ass 畢竟一份 dirty job, 遇到要求多多、吹毛求瑕、精神失常的顧客/賓客/求診人 or whatever, that's totally gonna drive you nuts. 記得之前去老鼠樂園打工, 還未入門, 就要簽一大堆協議, 很多冗長的英文條文都記不起來了, 除了這條 "Our guests may not always be right, but they will always be our guests."就是這條比"客人永遠是對的"更昇華的宗旨, which by the way does not make any sense at all, 讓我用心去做好自己份工。見到無理取鬧、麻麻煩煩、精神錯亂的人, 就即管讓他煩個夠、鬧個夠, 因為份糧包左。想無人鬧無人煩, 抱歉, 你端不起服務業這碗飯, 返鄉下種田吧。只不過, 當農地都被無理而強暴地收回, 連田都無得耕, 還有選擇不"提昇"至三級產業的餘地嗎?

2010年1月3日星期日

診療雜記與投資人生

良久未有更新粉絲一號的情況。忙是原因, 也是藉口。過去幾週, 診所都處於人手不足的狀態, 有好幾日不上班的醫師比上班的醫師還要多, 每日工作都打仗似的。不過講到底, 忙其實只係給自己懶惰的"理由", 只要有心更新, 還是更新得了的。時間就像牙膏一樣, 即使看似快用完快沒有, 死擠爛擠, 多少都會擠到一點點。

粉絲一號在經過幾次健脾化濕, 宣肺止咳的治療, 雖然症狀略緩, 但始終未如理想, 所以在 23/12 六診時加入了固腎納氣, 具體用藥如下:
陳皮 10 薑半夏 15 炒白朮 15 茯苓 20 炙甘草 6 款冬花 10 五味子 12
乾薑 5 紫蘇子 10 當歸 9 肉桂 6 焗 黄著 15 太子參 15 柴胡 3 酒山萸 15
30/12 七診訴咳嗽基本已緩, 只是久不久稍有咳嗽; 上方略作加減續進7劑。
我希望能夠在月底開始減藥, 由一日一劑, 減至兩日一劑。

令次要講的重點其實是粉絲二號, 又是個咳嗽病! 而且這個人的體質比一號更複雜。話說二號因工作需要而經
常 通宵熬夜, 而向來身體都不太好。初診不是我看的, 上手開了疏風止咳化痰類藥物效果一般, 有見及此, 再見她眠差, 脈弦, 口苦, 就開了個柴胡龍骨牡蠣湯 (對!有點亂來)。三診, 雖然咳略好轉, 口苦眠差消失, 令我苦惱不已的好戲才剛上演。她面顴泛起大片紅斑, 咳嗽白稠痰, 口不甚乾, 舌紅而胖, 苔焦黃但潤, 脈沉而弦細略數, 由於我覺得她有點寒熱錯雜和氣陰不足, 所我開了個半夏瀉心湯加生脈散 (有點九唔搭八)。儘管她昨日覆診訴咳嗽稍減, 脈亦有力一點了, 但我覺得是她在自癒甚於我把她治好。

哈, 不過她的病情都不是重點, 重點係她的一席話:"唉, 我現在根本係用錢去買健康"。

才30來歲就做了大藥煲, 日日煲藥, 身體依然差, 很不好受。雖然自己已經想盡方法去改善, 然而礙於工作關係, 不能好好休息。工作本為改善生活, 現在欲反過來用賺到的錢去買健康, 無奈。

入冬以來已聽到 N 個朋友久咳不癒, 唉, 說教的話就省了吧, 我亦不願當個長舌婦, 怎麼的生活健康, 怎麼生活不健康, 都心裏有數了。我只想說, 不要把人生投資誤以為投資人生。用自己的人生, 自己的健康去"投資"生活, 回報率近乎零。相反, 雖然工作生活迫人, 但仍願意付出時間適當調護, 再忙都擠出時間去打理自己, 定期做運動, 飲食均衡而天然清淡, 早睡早起作息定時 (我始終還是要說教, 哈哈), 才是對人生最大的投資 。

身體健康不只是新年或生日願望, 是要付出的。

PS 有多少人明白投資人生與人生投資的分別? =)

PPS 衰 d講句, 我不覺得 2010 大家會身體健康, 因為今個冬天實在太奇怪, 忽冷忽熱, 天氣潮濕, 似春天甚於冬天, 非其時而有其氣, 難怪豬流感肆虐。哈哈... 醫生的陰謀論 =P

診療雜記與人生觀

人是矛盾的, 在診室時 (尤其係評估室)總覺得病人好煩, 問長問短, 呢樣o個樣, 阿之阿左, 但為免得失病人, 都要好聲好氣耐心講解; 遇到難醫的病又會心大心細, 用藥方寸失據; 忙的時候, 連食飯休息時間都無, 打仗似的。然而每日步離診所, 我還是很滿足, 因為我努力過, 嘗試過, 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行醫就是這樣, 或許做人也是這樣

人生中有好多人在我們身邊經過, 但只有極少數會停留, 無論那人是令你煩厭, 還是令人歡愉, 能夠有機會停下來已經不容易。坦白講, 我不可能討好留住每一個病人, 亦不可能通治百病, 在有需要的時候, 我一定要試方試藥, 把毒藥重藥通通用上。若然有幸試中了, 當然皆大歡喜; 但若然病人情況惡化了, 又如何, 有誰能保證不吃我的藥不會更差, 但起碼我努力過嘗試過, 增加了我行醫的經驗。

情況就正如人生某些決策, 某些說話。這些決定和說話, 威力太大, 不能, 亦不敢隨便亂說, 處理不好, 大好前途或一個好朋友可能就從此消失於無形。只不過未來的事情有誰能說準, 天災人禍, 生老病死每日不停上演, 誰能保證所有事情都能保持現狀, 五十年不變。所以, 與其這樣, 倒不如放手一試, 至少我也算是活過。

診療雜記

我想我還算是幸運的, 正式工作才一月, 就可以有獨診機會
更讓我感恩的是, 開診兩個早上, 就可以有 2個 fans
(我稱那些會找我覆診的病人為 fans =P)

獨診不容易, 始終診室裏就只有自己一個, 不再有老師即時解簽疑問或有難題
實不相瞞, 雖然我平時幫親戚朋友和在省中實習時, 處方都開過不少, 但我頭幾張獨診處方, 心裏是無底的, 連簽名都手震震, 整個早上都進退失據, 始終處方發了出去, 出了亂子, 病人就要受痛, 責任很大。

不過想深一層, 事實上, 病人就是最好的老師, 能在病人身上學習, 才會有進步,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一同討論病案, 一同進步

我的第一個 fans 犯咳喘, 兩週前外感, 兩付柴胡桂枝湯癒, 但次診時咳嗽未止, 痰時黃時白時稀時稠, 考慮到其人體胖, 脈沉舌有齒痕, 辨為肺脾兩虛, 用了陳夏六君加大隊止咳藥; 三診訴咳曾緩, 但因小雪陽氣不降, 寒濕偏盛, 復咳甚, 前方稍加減再合苓甘五味薑辛湯; 四診諸症減, 唯每日子午時咳甚, 兼有胸痛, 認為是陽不入陰, 陰不入陽, 故加桂枝、白芍, 另加瓜蔞、薤白宣胸中氣機。

疑問: 1) 陽不入陰, 陰不入陽致咳嗽, 除了桂枝、白芍, 還有甚麼對證?
2) 痰時黃時白時稀時稠, 是否寒熱往來, 還是寒熱夾雜, 用柴胡理氣如何?

另外最近反覆思考一事, 是否藥味少就一定是一條好的藥方?

事緣在藥房轟炸下, 不太敢開出藥味太多的藥方, 再加上自己本身都對自己的水平有所要求, 不希望開方開得太雜, 因此訂了個不成文的規定: 每方不得超過 12 味藥
但結果係, 差不多我開出的藥方, 都是 12 味, 不多不少, 感覺很不靈活, 而現實係, 當有病情複雜, 要兼顧多方問題時, 我還是開了15味

我的反覆思量後的感悟係, 行醫初期, 用藥經驗尚淺, 選藥不如老中醫般精練是事實, 臨床用藥大可靈活一點, 以累積更多經驗, 當然, 長遠來說, 要多思考多學習, 提高理論水平, 才可促進臨床療效; 其次係, 藥方的好壞, 還是病人說了算, 能治好病, 3 味藥是條好方, 30味藥都是好方, 否則30味藥大包圍, 3味藥"功專力宏"但捉錯用神都徒勞無功。